某船底設計為環納入瀝青船底防銹漆2道共250µm,上涂裝丙烯酸類自拋光防污漆3道共180µm。涂裝完成后,發現丙烯酸防污漆局部從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上脫落,要求進行失效分析。
(1)涂層使用環境為水下船底部位,涂裝干膜厚度達到了設計要求,施工間隔合理。鋼板表面處理達到了設計要求。涂層失效現象為局部的丙烯酸漆從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上脫落,面積有大有小。
(2)現場附著力測試,丙烯酸漆與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之間的層間附著力很小,拉開法附著力表面為丙烯酸防污漆與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之間的層間剝離;且用小刀可容易地將丙烯酸防污漆從環氧船底防銹漆上剝下,說明其配套性能不好。
(3)將樣品取樣并進行儀器分析,丙烯酸防污漆與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的組成成分符合設計要求。
(4)采用施工留下的同樣涂料液體樣品制成試板進行實驗室綜合試驗。發現,丙烯酸漆與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之間的層間附著力很小,拉開法附著力表現為丙烯酸防污漆與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之間的層間剝離;時間間隔越長,環氧瀝青類涂料固化程度越高,涂怪間的層間附著力就越低。當涂刷一道氯化橡膠中間層后,提高了涂層的附著力。經浸泡試驗效果良好。
(5)經證實,這是由于環氧/瀝青類涂層質硬,涂裝間隔長時與丙烯酸涂層配套性能不佳,需要涂裝中間過渡層。解決方案,在環氧瀝青船底防銹漆道共250µm,后涂裝中間層----1道氯化橡膠中間層70µm,上涂裝丙烯酸類自拋光防污漆3道共180µm。較好的解決了脫層問題。